无标题文档
学院新闻

“校际互动,党史共学”——上大管院与上外英语学院顺利开展研究生党团共建活动

创建时间:  2021-04-20  刁雅钰   浏览次数: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为引导支部成员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从实践中学习党史,2021年4月17日,上海大学管理学院2020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生,以党团支部为主体,根据学校的工作部署,合理分配工作,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研究生第八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团联合共建主题活动。通过线下参观红色基地渔阳里的方式,开展了“不忘初心走进红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继续向前”主题党团共建活动。

1D52D

在党支部书记与团支书的带领下,同学们分两批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史迹陈列展、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学习党史及相关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等先锋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

此次活动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不仅是校际共建,感受不同校风与校园文化的交融,更是一次党建引领团建,团组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红色之旅。上海渔阳里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坐落于繁华杨浦区,在这个不到一公里的街区内,诞生了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和第一个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百年来,渔阳里点亮的破晓之光,照耀着伟大政党前进的道路,也引导着今天的党员和团员们一路奋战与拼搏。

红色第一站:参观学习《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旧址史迹陈列展》

淮海中路的渔阳里,在看似平凡、普通的建筑背后,却向世人娓娓讲述着一个个热血沸腾、感动至深的红色故事。位于渔阳里的《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旧址史迹陈列展》还原了一段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有作为的青春年代,将那一个个故事真实再现。在这里曾经走出一批有志青年,孕育了我们党早期的一批像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展厅中,同学们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身临其境地了解了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萌芽期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思想追求。参观过程中,大家驻足细看陈列的历史文物、文献、书籍和照片,回顾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等历史过程,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同时再一次接受了精神洗礼,对共青团的初心和使命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支部成员们表示,备受“渔阳里精神”鼓舞,其所蕴含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报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将激励着自己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红色第二站:参观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史迹陈列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位于人民广场附近,周围车水马龙,如果不仔细看,很难注意到这里有一栋三层小楼,更想不到这里曾经上演过一段风云变幻的党史。1928年春,在上海担任党中央会计工作的熊瑾玎以商人身份租得云南路447号(现云南中路171-173号)生黎医院楼上的三间房间,设立党中央政治局机关,并挂出“福兴”商号的招牌作为掩护。1928年秋到1931年4月,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江苏省委的领导周恩来、项英、瞿秋白、李立三、彭湃、邓小平、李维汉、李富春、任弼时、邓中夏等经常到这里开会。周恩来几乎每天在这里办公。1931年4月下旬,因党内有人被捕叛变,在周恩来亲自部署下机关安全转移。

跟随着讲解员,大家首先参观了“白色恐怖下的红色枢纽”历史陈列展,通过观看环屏沉浸式影片,穿越时光,感受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之下为信念为理想所作的革命奋斗。认真聆听“腥风血雨中重回上海”,“革命在低潮中奋进”,“出生入死忠诚守护”三部分的讲解,学习运用历史图文方式所展示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历经曲折、牺牲奉献的革命斗争精神。然后我们沿着陡峭的木质楼梯,站在古朴的会议桌旁,不知不觉就徜徉于那段风谲云诡的历史中,没有硝烟却又惊心动魄的历史。在二楼“福兴商号”所在地,讲解员细致讲解了场地的陈设和展物背后的故事。通过深入其境的讲解和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支部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今年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建100周年,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版100周年,这三件影响中国历史、载入史册的大事都发生在渔阳里。通过此次参观,支部成员们被陈列展、纪念馆所展现的红色基因和革命先辈成长故事深深打动,对中国共产党与共青团创建与发展史的认识和了解也更加深入。党员在听讲解和参观中回忆入党初心,团员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党史,在党员的感召下,更加坚定了自己入党的初心与决心。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要始终坚持高举党的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接受党的政治历练,坚定个人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不断增长个人能力才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新时代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次参观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体悟到革命传统的信仰之坚,也帮助党团员同志们逐步形成对党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激励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奋勇当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44D0

支部成员感悟分享

云南中路171-173号,一幢二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紧邻天蟾逸夫舞台。90多年前,这里以“福兴”商号招牌为掩护,设立党中央政治局机关。“他们如定海神针般承载起了革命的风云变幻……”在背景旁白声中,一部270度沉浸式影片缓缓出现于史迹陈列展一楼,我们在志愿者的讲解下,穿越时空,重温了那段白色恐怖下的烽火岁月。

1928年4月至1931年4月,这个地处城市中心的红色中枢、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机关,见证了中国革命风云变幻的三年,更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重要历史阶段。这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历经曲折,牺牲奉献的革命斗争精神;也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用他们的胆识与智慧书写了中国革命重要的一页。

此次团日活动令人印象深刻,史迹陈列不仅基本保留还原了当年的装修风格与屋内物品摆放位置,还设立了很多体验式设备,我们可以参与互动感受、体验当年传输密报的步骤与艰险,充分感受当时共产党人在腥风血雨中重回上海、革命在低潮中奋起、出生入死忠诚守护的伟大革命精神。

——2020级管理学院研究生郭佳璐(中共党员)

4.17日,和班级同学们一起去参观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新青年》部旧址位于黄浦区南昌路100弄(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这里是原安徽都督柏文尉的寓所。1920年初,陈独秀自京抵沪,在此寓居,《新青年》部也随迁于此。

在这里发生过很多故事,1920年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在这里商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5月,毛泽东来上海,曾到这里拜访陈独秀,讨论马克思主义和湖南改造等问题。6月,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在此开会,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参观过程中,讲解员把这里发生过的故事一一进行了介绍,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新青年》杂志的了解。对优秀的爱国青年肃然起敬,不由得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20级管理学院研究生韩鎏嬗(入党积极分子)

星期六我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这里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是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地,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孵化地,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起地。

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的岁月里,一群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有理想的青年和先进知识分子聚集在这里,探讨政治理想、救国方案和文化思。通过珍贵的老照片、刊物资料和场景复原,身临其境地了解了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和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思想交锋和投身社会改造的满腔热血。这些百年前的先辈们带着知识分子的倔强和不屈,充满青年学生的热情和理想,这也正是现在这个新时代,新青年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和品质。

通过参观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使我对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今日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经历的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但是充满光明的道路。

——2020级管理学院研究生刘蓉(共青团员)

11C06


文案: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窦倩、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卢畅、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谢雨初、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周小嵛

摄影:上海大学管理学院-龙美灵




上一条: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上海大学校内赛顺利举行

下一条:上海大学湖北招宣组走进湖北省黄石市开展招生宣讲活动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