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中国经济体量快速增长,物流与金融产业化融合的市场需求逐渐显现。物流金融的产业化,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物流业的运营水平和效益提升及资本运作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贷款规模,降低信贷风险,提升质押物评估、企业理财等中间服务水平。但由于物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物流企业利润空间逐渐缩小,设计合理的金融和物流融合发展机制,是物流未来新利润增长点之一。那么,面对现今物流环境的巨变,物流金融模式创新的难点在哪里?如何解决?为此,《现代物流报》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业内资深专家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物流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储雪俭教授,博导,储教授就记者提出的问题给出了深入而翔实的介绍。
物流金融今夕如何?
"我姓储,仓储的‘储’、又是银行储蓄的‘储’。和仓储、金融有着不解之缘,1984年我在大学开设了仓储管理课程,在2003年发表了关于这两个结合的论文,那时候叫物流金融,是物流企业与银行合作开始尝试做‘仓单质押’等业务的时候,如:中储股份等企业。"
那么,在储教授眼中,如今的物流金融应该如何去界定呢?
"我理解的物流金融,从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其肯定是贸易——物流——金融的互动发展和供应链物流增值服务这样一个新模式。而这‘三流’综合起来可以称之为‘供应链金融物流’可以认为是物流企业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储教授指出。
首先,物流是对已有资源的整合,是资源在供应主体与需求者之间,为克服空间与时间距离并且追求高附加值的活动,所以物流不仅仅是仓储+运输。其次,贸易是物流发展的推动力,这里并不是让物流企业直接去做贸易,而是为物流企业的客户去做"形式贸易"比如,采购执行或者供销执行。第三,物流发展的核心力量是金融工具的创新,通过金融的力量壮大物流产业。也就是说,贸易是物流业务的来源,物流带动金融的发展。供应链金融物流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一商业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可聚焦于三方面:价值定位、核心能力和利润控制。价值定位确定了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核心能力表明企业的竞争优势,尤指物流技术、市场管控、融资能力、物流监控等多个要素的集成创新能力;利润控制是巧妙设计物流企业显性和隐性收入来源的组合,有效降低营运成本。
物流金融问题几何?
在当下"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来临,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的蓝海是否就能顺畅遨游呢?"如今,物流金融领域也充满着一些挑战,物流金融监管事件层见叠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现状堪忧。"储教授指出。
如,青岛港下属公司卷入骗贷旋涡,涉及金额过百亿;某央企连爆质押监管自盗丑闻货值超百亿;上海及广东乐从地区的钢贸企业融资骗贷恶性事件;某上市公司的一个区域公司,其"木材仓单融资托盘"监管案,涉案金额数亿元等等。
那么发生这些案件的原因何在呢?"想要从根源上遏制风险的发生,首先就得弄清楚事物的本质"所谓物流金融的本质那就是信用及信用扩张。"储雪俭肯定道。
众所周知,物流金融业务主要表现在两类,即结算和融资业务。其中在结算业务又分为代收货款、垫付货款两类;融资业务包括,一是贸易融资,二是物流融资。"其实物流金融业务中的物流企业应该是承担对质押融资的监管,但是物流企业营运体系不够完善、现场监管权利过大、物流实操管理松懈、关键环节信息不畅,造成物流金融风险频现"储教授总结道。其中"现场监管权力过大是现在物流金融业务开展中的普遍现象"。
以上这些方面如果离开了信用的支撑,那后果可想而知。
物流金融风险是否可控?
长久以来,金融与风险似乎从来都是一对双生儿。面对以上如此形式多变的物流金融,用哪些方式才能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呢?"从物流本身的关键要素方面来讲这里有七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要素:贸易的真实性、融资的自偿性、信息的充分性、管理的专业性、过程的封闭性、交易的连续性、履约的关联性"储教授指出。
经过储教授分析,发现物流企业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监管。首先,法律监管,但目前我国在物流金融方面的相关的法律是比较滞后的,到现在为止,能与之相匹配的主要由两个法,一个是与信用相关的合同法,一个是与物权相关的物权法。显然,这两条法律已经不能满足物流企业要做"融通仓"的法律需求;第二,制度的监管,这是需要监管企业要有各种制度与监管业务相匹配,从战略、流程、手册,把制度监管做好;第三,物流监管,我们要研究质押率、平仓点、补货点,预警值。利用多仓联动等方面去监管;第四,管理监管,这方面不仅要建立管理体系、组织架构,还有强化现场的作业操作管理;第五,技术监管,则是运用好物联网技术,如:传感技术、通讯技术等手段。
在这里需要重点提出的是,物流企业要监管好"货物、仓单、仓位"即确保仓单内容的真实性、确保存放位置的有效、确保货物的货值安全,不被恶意移动、替换。"储教授认为,想要控制物流金融风险,那必须遵循"三可"原则,即货物全程必是可视、单证必须是全程可追、货值及货权必须是全程可控。
当然,记者发现新时期的物流金融涉及到监管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监管信息(单证流程)的可视及其相应货物流向的可控;质押率、补货点、平仓点的选取及其预警的可控;监管合同及其监管执行的可控;质押物的选取及其足价值的可控。"这其实已经打破了原来的‘三流’合一,而是一种基于完全共享和及时传递的信息链实现‘五流’整合,这物流包括货物流、贸易流、信息流、单证流、资金流。而这‘五流’就是要把物权控制与信用监控相结合、技术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现场实施与上层管理相结合、线上管控与线下实操相结合。"储教授呼吁道。
创新才能治本。
任何事物的发展是离不开创新的,面对眼下物流金融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从哪几方面进行创新呢?
储教授认为,应该从三方面着手,即仓库监管信息化、融资管理平台化、全程监控多锁化。
首先,仓库监管信息化。通过建立统一的物流金融监管云平台,实现信息的全程透明、共享和及时传递。各监管仓的仓位必须经平台认证,真实有效。仓库具有对存放货物状态、位置的现场数据感知和无损加密传输的能力,并且各监管仓的仓位应统一在云平台上登记,录入所存放货物的相关信息。
物流金融业务的仓管方、出质方、金融机构通过统一的平台对质押物进行实时监控;系统通过现场监控设施感知异常,自动推送告警信息给相关人员;定时对被动用过的质押物或设置为严格管控的质押物记录其移动履历。
另外,做金融物流管理不能单纯的只做一个WMS,而是要做一个具有金融因素的FWMS系统,他需要具有质押入库、监管出库、质押监管、质押解除、货物置换功能;这个FWMS服务主体,应该是仓储物流(货主或物流企业)+担保/监管公司;在货物监管和动产质押风险控制方面应注重质押率、货物变现能力、客户还款能力、担保余额;合同与信用管理方面,要具备业务档案记录并可实现查询与追溯功能;所以较一般WMS系统操作FWMS更严格。
只有做到了全程的信息化才能保证融资担保安全、质物监管可靠性、质押水平、风险有效跟踪等。另外,信用评价也是不得忽视的环节,因为它涉及到市场的竞争力、资金的流向、管理水平的高低等。
其次,融资管理平台化。说到融资管理,那么这里面不得不提涉及的几大主体,即核心企业、小微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而想要把这四个主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有运用平台化的系统才能做到,才能做到可视化、自动化、自主化、及时性。通过打造可视化的自动运营管理平台监控每笔资金的流向,让资金闭环流动,查看每一笔资产的明细;这样可以减少人员成本的支出;"自主化"在关注环节设置在线人工运营,辅助审批决策。从多维信息化角度让风险可知,信息透明。并根据历史数据,精准、智能地核定企业额度与账期,并进行贷后跟踪,账款闭环管理,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平台线上操作,实时获取供应链中的每一笔数据,确保每一笔交易的真实性、全覆盖性。
第三,全程监控多锁化。引入二维码安全认证服务,是为了方便、快捷认证交易过程中单证的有效性及真实性而设立,对物流金融业务链实施全程多锁监控。通过电子化的二维码安全认证服务体系,使得传统的造假手段,如伪造签名、印鉴,涂改关键信息等造假手段完全失效,规避了交易中的风险。引入专用扫码APP以及二维码的编码、加密、再解析等技术,又规避了传统二维码的网络风险、使得造假者无法使用克隆、钓鱼网站等技术进行造假、行骗。另外,借助于数据的分散化存贮技术,又使得黑客通过攻陷服务器从而获取关键数据的信息安全风险降到了最低。
转自《现代物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