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上午,上海管理论坛第120期火热开讲,学院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来自美国欧道明大学商学院王帅安博士带来的"Container liner shipping modeling: a reexamination"报告。本次讲座由管理科学与工程系镇璐教授主持,王帅安博士倾心为师生讲述了集装箱轮班运输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成果。
王帅安博士目前是美国欧道明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全系第一名);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 University)生产系统工程专业(双硕士项目第一名);博士阶段以满分成绩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交通工程系,并获总统奖学金。博士毕业后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数学系担任讲师,因突出的教学科研业绩,一年半获终身教职。近几年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50篇(第一作者论文25篇),其中包括在国家自科基金委管理学部认可的A+期刊(TS和TR Part B)上12篇、管理科学领域权威刊物EJOR 3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500余篇次。
王帅安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集装箱航运、港口与物流管理、多模式联运、交通工程。此次报告主要围绕"班轮运输"展开。当前国际贸易中70%左右是通过海洋进行运输的,而这70%之中有52%是通过集装箱进行运输的。集装箱一般是以班轮的形式进行运输,王博士首先介绍了班轮运输的背景和现有文献中的模型,然后介绍了在现有模型中的四个有待验证的方面。首先,在战略层面上,是否有必要为多类型的集装箱、空箱或船舶调运进行整数规划;其次,存货成本在集装箱班轮运输模型设计中是否重要?再者,从航运公司的立场来看,集装箱存货成本的什么价值在班轮规划中应该被考虑;最后,航运公司和港口运营商应该如何合作才能提高整体的效益。王博士从传统的研究方法出发,基于已知参数对决策进行了优化。同时,王博士还通过实际案例,讲述了如何在可接受的情况下简化基于实际的数学模型中的一些参数;如何构建一个难以衡量但是显著的因素;如何衡量一个参数的值以及如何通过改变一些看似是固定的值来得到新的启发等。
王博士通过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复杂的学术问题,并于多名师生进行了交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非常。王博士为大家提供了一场关于集装箱班轮运输的饕餮大餐,在场的师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感谢。
研究生赵添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