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下午,管理学院的外国留学生、MBA学生等22名学生在赵炎副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上海徐汇区的飞利浦亚洲研究院,在这里听取来自跨国公司研发部门的负责人讲解他们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的过程。下午两点整,飞利浦Mobility部门的Forest接待了我们管理学院师生一行23人,在简短地相互介绍之后,Forest向大家介绍了Philips的基本情况。
Philips,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健康舒适、优质生活"领域的多元化公司,致力于在医疗保健、优质生活和照明领域,用有意义的创新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公司口号:Innovation and you,创新为你)。总部位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在全球拥有大约118,000名员工,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在心脏监护、紧急护理和家庭医疗保健、节能照明解决方案和新型照明应用、以及男性剃须和仪容产品、家居和便携式娱乐产品以及口腔护理产品等领域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Philips目前主要有三个主要业务领域:医疗保健产品、个人生活用品以及照明产品。其中医疗保健产品占据了Philips营业额的43%,个人生活护理用品比重为20%,照明产品比重为37%。Philips产品之所以能够在行业中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一个关键的成功要素是其正确的生态视角(EcoVision),在生态环保的理念下设计、生产的产品符合绿色产品理念(Green Products),不仅满足目前对环境保护的需要,也符合消费者对新能源、健康生活的追求。对于产品的创新,Forest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Philips公司如何将地理位置因素、不同国家居民的使用习惯等考虑到产品的设计和创新环节,从而使得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习惯,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Philips的产品在设计之初,会对潜在市场的消费者进行详细观察并对已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同学们对于Philips同时进行汽车用产品和厨房用品的研发和生产很感兴趣,Forest介绍说,这是Philips公司经过对消费者需求的调查后决定生产的产品,而且不断地推出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也是Philips公司所追求的。
Forest介绍了Philips公司开发一种成功的产品所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合适的产品、合适的质量和服务、合适的时机以及从整体上看是可盈利的。然后,针对BCP系列产品的研发过程,Forest介绍了从产品构思的提出到最终大批量生产的整个流程,该过分为8个环节(或者里程碑,Mile Stone),包括:VPH(Value Proposition House validated,发现消费者的需要,并想出满足这种需要的技术方法)、PV(Platform validated,将VPH的技术需求提出来,并证明相关的技术性平台或者产品概念是可行的)、AD(Application demonstrated,证明产品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生产是可操作的)、PPC(Project plan committed,进行产品产量、价格定位,提出产品项目预算和资源需求)、PDF(Product design frozen,最终产品设计的准备)、CA(Commercial announcement,Philips向公众公布产品,承诺消费者可以购买到该产品)、CR(Commercial release,Philips准备向公众分销其产品)、MPR(Mass production release)。然后赵老师和同学们又对这种BCP过程中的信息流动方式、各环节人员的沟通方式、各个环节的最终决策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Forest说Philips公司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会在最开始的阶段就通过BCP file table将各类信息记录以便设计人员等所有参与BCP研发过程的人员查询、更改、交流,然后在后续的所有环节将会不断地更新BCP file table中的信息,知道最终的产品生产。对于Philips的专利政策,Forest说在中国,由于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虽然Philips每年需要花费大量费用在专利的持有上,但是同时也从专利授权等专利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很多收益。
随后,Forest又带来大家参观了Philips发展的历史墙,向大家介绍了为Philips公司发展和产品创新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们,然后参观了Philips实验室的3D 打印机设备和飞利浦公司产品的员工内部商店。下午4点30分,管理学院一行23人结束了在Philips公司的参观。
本次参观活动不仅促进了管理学院师生对像Philips公司这样的跨国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过程的了解,也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学院的技术创新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这种实践式、直观地教学方式,可以让我们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管理学院研究生 孟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