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由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工业工程、创新创业与产业生态学”研讨会(简称“IE3”)在上海大学举行。研讨会以“人工智能+IE3: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在人工智能突出应用导向并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人工智能驱动工业工程、赋能创新创业、重构产业生态及促进三者深度交叉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现代工业工程理论、创新创业战略、产业生态思维在业界的实践,推动产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增进工业工程、创新创业与产业生态学理论、方法、实践和应用方面的融合与交流。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美国东北大学、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制造业企业、金融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

【图片1】第五届IE3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镇璐教授、剑桥大学国际制造中心研究主任石涌江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尤建新教授分别致辞,回顾了IE3论坛创办的初衷、发展的历程,并对本次论坛聚焦的主题、研讨的内容、邀请的专家等进行了介绍。



本次研讨会共设置三个主旨报告环节:
剑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上海大学教授卢超主持第一个环节。剑桥大学国际制造研究中心主任石涌江教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余江、剑桥大学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B类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石先蔚分别做《IE3模型在产业系统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关键技术创新规律与体系初探》《创新与创业生态系统》学术报告,对IE3模型的理论构建、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小米等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解构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尚颀资本董事总经理李龑、同济大学副教授邵鲁宁等与报告嘉宾进行了热烈互动。

演讲嘉宾:石涌江 演讲嘉宾:余江 演讲嘉宾:石先蔚

互动嘉宾:李龑 主持人:卢超
剑桥大学博士研究生孙楠主持第二个环节。剑桥大学博士/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胡嘉伦、同济大学副教授邵鲁宁、剑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同济大学博士后徐涛、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志远分别做《民航低碳绿色发展实践》《商业模式创新如何促进AI应用》《考虑流通场景需求的数据资产质量及其评价模型》《Location–Inventory Optimization for Offshore Wind-to-Hydrogen Systems》学术报告,对业界低碳绿色转型发展、人工智能+、数据资产质量与评价、海上风电制氢系统等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环上大科技园总经理李宇阳、江南大学副教授刘颜楷等与报告嘉宾进行了详细交流。

演讲嘉宾:胡嘉伦 演讲嘉宾:邵鲁宁

演讲嘉宾:徐涛 演讲嘉宾:杨志远

互动嘉宾:李宇阳 主持人:孙楠
剑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同济大学博士后徐涛主持第三个环节。剑桥大学博士研究生孙楠、克兰菲尔德大学与同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李唐振昊、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汪淼淼分别做《中国物流产业的演化及其生态系统》《全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模式与影响分析》《How to Deploy a Zero-Carbon Port System Based on Hydrogen》学术报告,对中国物流产业转型发展、企业数字转型风险、零碳港口系统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同济大学教授任声策、广西财经学院李展儒等与报告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演讲嘉宾:孙楠 演讲嘉宾:李唐振昊 演讲嘉宾:汪淼淼

互动嘉宾:李展儒 主持人:徐涛
最后,镇璐教授从再度审视IE3的内涵出发强调了青年学者接续培养的重要性,石涌江教授对未来校际深入合作与下一届研讨会举办计划进行了介绍。尤建新教授对研讨会进行总结,指出IE³寓意工业工程(IE)、创新创业(IE)和产业生态(IE)三者的全方位融合。工业工程侧重系统优化与效率提升,创新创业着力于价值创造与迭代试错,产业生态则关注协同共生与可持续发展。三者深度融合并不容易,但新时代的发展亟需三者全方位有机融合,以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这是IE³论坛的出发点。实现IE³深度融合的核心关键词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AI赋能IE³要从“相加”走向“相融”,IE³深度融合亟需关注技术伦理与治理、系统融合与复杂性、社会经济与组织、战略与领导力等多维度、多层面的前沿议题。

【图片2】第五届IE3研讨会会场合影
此次IE³研讨会是管理学院深度开展学科交叉、国际合作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我校“数字经济与管理”阵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管理学院将通过打造IE³、数字创新等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体系贡献上大管院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