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学院新闻

祝贺!我院新增上海市级重点课程立项3项!

创建时间:  2025-08-06  龙颜   浏览次数: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25】30号),我院赵红丹老师负责的《组织心理与行为学(1)》课程作为“产教融合”特色课程获得立项、李树刚老师负责的《互联网商务计量经济分析》以及纪颖老师负责的《运筹学 B》课程作为“AI+”特色课程获得立项。


课程介绍

组织心理与行为学(1



课程负责人:赵红丹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数智创新与知识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

课程简介:

《组织心理与行为学(1)》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融合了我院两门基础雄厚、成果突出的核心课程——《组织行为学》(曾入选上海大学留学生示范性课程)与《心理学基础》(系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体现学科交叉与协同效应。旨在解决学生“学了心理学不知如何应用,学了组织行为学不明其心理根源”的教学难题,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学生得以构建从个体心理到组织行为的完整知识链条,为后续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课程特色:

本课程秉承“经纬融通、科研驱动”的建设理念,围绕“理论探源—场域聚焦—研究赋能”三位一体的教学范式展开系统设计。其中,前沿学科理论体系构成“经线”,涵盖课程的知识主干,打造认知基础;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践应用构成“纬线”,成为课程的应用接口与现实场域;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作为“内在驱动力”,贯穿“经”“纬”之间,支撑课程的深度融合与持续创新。“经”与“纬”不是简单拼接,而是在科研赋能下相互渗透、有机耦合,形成一个纵横贯通、动静结合、协同演进的教学体系。最终目标是培养既能系统把握组织心理与行为规律,又能在复杂实际问题中运用知识、提出方案的卓越管理人才。


课程创新点:

本课程以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牵引,通过“问题导入—项目驱动—双师协同”等机制,将产业需求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将团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重大科研项目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与案例素材,实现“科研势能”向“教学动能”的高效转化,直接支撑学生对高新技术企业中员工的认知机制、行为规律、组织管理挑战的深入理解,同时提升了课程的“两性一度”,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拔尖商科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互联网商务计量经济分析》


课程负责人:李树刚

李树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主任、教授、博导。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荣获东方拔尖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等称号。他长期致力于AI、互联网+及计量经济分析的研究与教学,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关于AI赋能教育的国际SCI期刊论文3篇。他荣获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并被评为国际“互联网+”大赛与全国电商“三创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在其指导下,学生累计在“互联网+”国赛(获铜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F奖)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奖20余次。

课程简介:

《互联网商务计量经济分析》课程是国家一流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系统讲授计量经济学在互联网商务中的应用,并将AI作为强大辅助工具。课程围绕真实商业案例,引导学生运用Stata、Python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与建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计量分析能力,并能智慧地驾驭AI,成为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课程特色:

本课程特色鲜明,拥有一支由教学名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产教融合高水平师资团队。课程秉持“OBE理念引领,AI赋能”的前沿教学模式,强调高阶性与挑战度,育人成果丰硕,学生不仅在“互联网+”国赛等重大竞赛中屡获大奖,更深受国内外名企名校的青睐。此外,课程还依托丰富的O2O实践基地与在线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课程创新点:

本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率先构建AI深度融合的教学新范式,将AI作为辅助工具系统性融入计量分析教学全过程。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有效应对生成式AI带来的挑战,强化学生独立思考与深度学习能力。课程尤为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AI素养,引导其认知AI的局限与风险,同时将AI伦理与思政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技向善”的理念。


《运筹学B》

课程负责人:纪颖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破格),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运筹与优化,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等。

课程简介:

《运筹学B》属于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2013年11月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2024年获第四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文科组二等奖。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方法,能够以此为工具手段,解决企业系统运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全局观,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与工具支撑。

课程特色:

本课程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灌输知识”的模式,实现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AI+课程”申报类型,其在教学全流程深度融合AI技术。教学内容上,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从团队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孵化出挑战性作业或项目,同时通过教师个人公众号推送学术前沿资讯,拓宽学生视野。教学方式上,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形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增强师生互动,提升课堂质量。此外,课程将思政贯穿教学始终,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创新点:

课程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理念与内容上,打破传统以知识为核心的模式,转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激发学生主体性,教学内容更关注学生实践、创新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案例和挑战性任务,助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二,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你听我讲”的模式,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将AI工具深度融入“课前、课中、课后”全环节,线上提供丰富资源支持自主学习,线下通过案例研讨、小组汇报等互动形式提升课堂参与度和质量;第三,考核方式上,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化考核,不仅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考察其实际操作、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能力,既确保学生全面发展,也为教学改进提供了针对性反馈。







下一条:我院MEM学生在第九届上海市工程管理创新大赛中喜获特等奖等多项佳绩!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