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7日下午,管理学院召开2011年第二次系主任委员会会议,学院党政领导、各系(部)主任、副主任、支部书记等20人参加。会议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来军教授主持,会议对学院上半年师资建设、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教学、考核、外事、党务、学生等各项工作进行通报与总结。
赵院长首先介绍上半年学院师资建设、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工作情况。学院近一年共引进7位优秀青年教师(包括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国埃马赛三大、挪威俾尔根大学的5位海归博士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位教授、博士),目前还有多位海归博士等待加盟,进一步增强了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学院发展基础,提升了整体研究水平。
学院上半年科研项目申报数量大幅上升,已申报包括国家自科基金(39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22项)、上海市哲社"十二五"规划课题(28项)、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等共计12大类135项,创历年之最。今年我院41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占到全体教师的44%,在学校各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排名中居第五位。
学院已完成"组织决策与协同创新"、"信息决策与协同管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工作,这将极大促进我院工商管理学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
研究生招生情况良好,MPAcc(会计学专业硕士)和物流管理专业硕士报名火爆。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明显提高,物流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论文质量有明显提高,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论文外审不通过率明显下降。
院长助理张昊民教授回顾近半年学院考核工作,在配合学校完成定岗分级工作后,学院上半年重点完善(或新制定)8项制度,包括《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及分配方案》、《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思政教师考核分配方案》、《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机关行政人员考核分配方案》、《管理学院教师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管理学院行政、教辅及辅导员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管理学院年度考核优秀奖励实施办法》、《管理学院节日费及年度奖金发放办法(2011修改稿)》、《管理学院教职工出国(境)管理办法》,并已于6月10日学院一次二届教代会高票通过。本次学院制度的修订与完善本着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听取民意,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并力求提高收入水平。学院8项制度的完善和制定使管理学院管理更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利于构架和谐校园、和谐学院。
院长助理熊励教授对本学期教育教学质量状况进行通报,学院教学工作有明显改善,总结教学质量白皮书所反映出的问题,分析与老师直接相关的横向测评指标,并针对"本科听课质量"、"试卷考评"、"迟到缺课情况"、"毕业论文"、"教学研讨会"提出多项改进要求。围绕大类招生,会议对公共基础课、新生研讨课、通识课教学大纲作新的要求。此外,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学院将继续加紧实验室建设工作。
分管学院外事工作的院长助理邹宗峰老师汇报了学院在留学生培养、外语课程开设、学生交换、教师访问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对目前正在推进的爱尔兰科克大学3+2项目(硕士学位)、弗吉尼亚州立联邦大学2+2项目(本科学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对教师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鼓励政策进行介绍。
党委书记任永平教授对上半年学院开展的"廉洁教育主题学习""创先争优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党建活动"、"共建结对"进行总结,并介绍妇委会、工会、青年联谊会所开展的各项活动。
党委副书记余志龙重点对2011届本科生、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介绍,分析就业形势、寻找症结所在,并将联合学院各部门共同帮助学生就业,打好最后一个月的就业攻坚战。
过去的一年,学院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科研捷报频传、教学排名渐升、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学生就业良好,学院一点一滴的积累渐渐有所回报。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使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得以健康稳步发展。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但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下学年工作的展望,不管是已取得的成绩,还是所面临的挑战,都将是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激励与鞭策。
管理学院办公室
|